最近,一种名为“基孔肯雅热”的蚊媒传染病引发关注。随着夏季蚊虫活跃,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提醒,儿童是感染高风险人群,需特别加强防护!
认识基孔肯雅热:儿童风险更高
基孔肯雅热由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,但儿童风险尤为突出:
1. 免疫脆弱: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,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
2. 症状隐匿:孩子无法准确表达疼痛,常表现为哭闹、拒奶、嗜睡,易被误诊
3. 重症风险高:新生儿可能继发脑膜炎、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
典型症状识别:
突发高热:体温常超39℃,持续3-7天
关节剧痛:手腕、脚踝等小关节红肿疼痛,婴幼儿可能拒绝活动或触碰肢体
皮疹:躯干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,伴瘙痒
潜伏期通常2-12天,发病当天到第7天具有传染性(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他人)。
5个动作做好居家环境治理,七成防病靠这些!
目前该病无特效疫苗和药物,预防关键在“防蚊灭蚊”,建议定期检查家里这些角落:
1、下雨过后或至少每周检查一次饮水机托盘、花盆托盘、空调接水盘、水桶、玩具等容器是否有积水,闲置瓶罐倒扣放置,避免积水,无水则无蚊;
2、水培植物3-5天换水、清洗根部及容器内壁。小型鱼缸/水池可投放食蚊鱼;
3、洗手池、浴缸及时排水,储水容器加盖密封;
4、厕所、阳台地漏及时疏通,可加装防蚊塞,或每晚用盖子盖住;
5、发现公共区域积水及时上报物业,共同监督清理。
3个动作做好居家防蚊,物理隔离最安全
1、安装纱窗纱门,破损及时修补
2、睡眠使用蚊帐(尤其婴幼儿床和推车)
3、优先选用电蚊拍、灭蚊灯;必要时使用化学灭蚊剂
4个动作做好户外防护,避开高峰+科学驱蚊
1、上午7-9点、下午4-6点是蚊虫活跃时段,减少外出,远离树丛、草丛、水边等潮湿多蚊地带;
2、出行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(伊蚊偏好深色衣物),婴儿车加装防蚊罩;
3、随身携带驱蚊剂:选用含 “避蚊胺(DEET≥20%)”、“派卡瑞丁” 或驱蚊酯等成分的有效产品,儿童需注意使用安全性,每3-4小时补涂一次
4、旅行注意:前往疫区(广东/东南亚)需备驱蚊用品,返程后健康监测14天。
禁忌提醒:
2月以下婴儿禁用避蚊胺、 6月以下禁用派卡瑞丁、3岁以下避免柠檬桉叶油产品
孕妇与婴幼儿需特别防护:
孕妇避免前往疫区,外出加强防护(病毒可能母婴传播)
婴幼儿外出选择遮阳帽+防蚊网、浅色连体衣,推车配全罩式蚊帐
孩子出现症状怎么办?
1. 立即就医: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皮疹时,可搜索并进入「湖南妇女儿童医院」公众号→底部「医疗服务」→「挂号缴费查报告」→进入小程序「预约挂号」→「儿内科」或「小儿急诊科」,及时就诊,并告知暴露史
2. 对症处理:
退热镇痛:选用对乙酰氨基酚,禁用布洛芬、阿司匹林(可能增加出血风险)
物理降温:温水擦浴,补充水分
3. 防蚊隔离:发病7天内患者需做好严格的防蚊措施,避免蚊虫叮咬,防止病毒传播
(通讯员 王伊伊)
责编:陈方
一审:陈方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田从梅
来源:多多28
免责声明:多多28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,不应作为投资依据。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,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。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。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,权利人提出异议,多多28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,删除相应内容。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,如由此造成多多28损失,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。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,请联系我们38160107#(#改成@)qq.com。